【人文中國】
論陜西合陽縣史前時期
及夏商周時期的人文歷史
和諧中國網(wǎng) 李耀君
合陽縣,位于陜西渭南東部,黃河西岸,地處關中平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這里不僅是《詩經(jīng)》開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所描繪的古老意境所在,更是一片承載了厚重歷史的土地。從遙遠的史前時代到夏商周三代,合陽的人文歷史演進,如同一幅微縮的畫卷,生動展現(xiàn)了黃河文明在區(qū)域?qū)用娴陌l(fā)展、融合與變遷。
一、史前時期:文明的曙光與早期聚落
合陽的史前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得益于黃河及其支流優(yōu)越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先民們在此定居、繁衍,創(chuàng)造了早期的農(nóng)業(yè)文明。
1.仰韶文化時期(約公元前5000-前3000年):
考古調(diào)查表明,合陽境內(nèi)分布著多處仰韶文化遺址,如莘村遺址、休里遺址等。這些遺址中出土的典型器物包括磨光石斧、石刀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以及精美的彩陶盆、罐、缽等生活用具,其紋飾以繩紋、線紋和黑彩繪制的幾何圖案為主。這些遺存證明,在五六千年前,合陽的先民已經(jīng)過著以原始農(nóng)業(yè)為主,兼營漁獵和家畜飼養(yǎng)的定居生活。他們形成了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聚落,社會結(jié)構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
2.龍山文化時期(約公元前3000-前2000年):
繼仰韶文化之后,合陽進入了龍山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技術進步:陶器制作普遍采用輪制技術,器形更加規(guī)整,以灰陶為主,出現(xiàn)了袋足鬲、斝等空足炊器,標志著烹飪技術的進步。
(2)社會變革: 從聚落形態(tài)和遺物來看,社會生產(chǎn)力進一步發(fā)展,私有制開始出現(xiàn),社會結(jié)構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為邁向文明社會門檻奠定了基礎。
合陽的史前文化序列,完整地體現(xiàn)了從仰韶到龍山的演進,是探討黃河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與人群活動的重要一環(huán)。
二、夏商時期:傳說與信史之交——從帝嚳之裔到伊尹故里
1、關于夏代,由于傳世文獻記載匱乏且考古實證尚待進一步明確,合陽地區(qū)的具體情況較為模糊。
但根據(jù)地理方位,合陽地處夏王朝統(tǒng)治中心的邊緣地帶,很可能是一些與夏王朝保持若即若離關系的部族方國的活動區(qū)域。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早的古史傳說系統(tǒng)中,合陽所在的“莘”地與華夏共祖帝嚳產(chǎn)生了關聯(lián)。
帝嚳與有莘氏的古老淵源:帝嚳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商族和周族都將其奉為始祖。據(jù)《史記·五帝本紀》等文獻記載,帝嚳有四位重要的妃子,分別誕生了不同民族的始祖。雖然“有莘氏”未直接列為帝嚳之妃,但在廣義的古史譜系中,“有莘”作為一個古老的氏族,其活動年代可以追溯到帝嚳時代。這表明有莘國是一個淵源極古的部落方國,其歷史根基深植于華夏民族的起源傳說之中,為其在后世商周時期的顯赫地位奠定了神圣性與合法性基礎。
2、到了商代,歷史的面貌逐漸清晰。
根據(jù)甲骨文記載和后世文獻,商代在合陽一帶確實存在一個名為“莘”的方國,并在商周革命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1)“有莘之野”與“伊尹”: “有莘”是見諸史籍的一個重要古國。其地望雖有爭議,但多數(shù)考證認為在今合陽縣東南部。合陽古稱“莘”,即源于此。有莘國在歷史上最著名的貢獻,是為商王朝輸送了一位開國功臣——伊尹。
(2)伊尹出身:據(jù)《史記·殷本紀》等記載,伊尹名摯,出生于有莘國。他原本是有莘君的廚師或奴隸,但胸懷經(jīng)天緯地之才。
(3)“媵臣”入商:商湯為了滅夏大業(yè),積極尋求賢才。他得知伊尹的才能后,向有莘氏求婚。有莘君答應嫁女,伊尹便作為陪嫁的“媵臣”(隨從),來到了商湯身邊。
(4)“負鼎俎”說湯:伊尹以烹飪和滋味為比喻,向商湯闡述治國平天下之道,提出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深刻哲理,深得商湯賞識,被破格提拔為“尹”(宰相)。
(5)歷史意義:伊尹輔佐商湯滅夏立商,成為三代時期賢相的典范。其后,他更是在商湯死后,連續(xù)輔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在太甲無道時曾將其放逐于桐宮,自己攝政當國,待太甲悔過后又迎其復位,被后世尊稱為“元圣”。伊尹從有莘國走向歷史舞臺中心的故事,不僅證明了古莘國是培育杰出人才的沃土,更將合陽地區(qū)與商王朝的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極大地提升了其在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
三、 西周時期:畿內(nèi)要地與“古莘國”的輝煌
西周是合陽早期歷史上一個極為輝煌的時期。隨著周王朝的建立,合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聯(lián)姻,成為了王畿之內(nèi)的重要區(qū)域。
1.周文王與太姒的聯(lián)姻: 這是合陽西周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據(jù)《詩經(jīng)·大雅·大明》記載:“文定厥祥,親迎于渭……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這里的“莘”即指合陽的古莘國。周文王姬昌迎娶了有莘國的女子太姒,這場政治聯(lián)姻極大地增強了周人的實力。太姒與夏商時期的有莘氏一脈相承,她的賢德之名,延續(xù)了有莘氏這個古老氏族良好的聲譽。 她生下了周武王姬發(fā)和周公旦等十子,被尊為“文母”。從伊尹到太姒,有莘國在商、周兩大王朝的興起過程中,都通過輸送關鍵人物(賢相與國母)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這在中國古史中是極為罕見的現(xiàn)象。
2.“武王伐紂,師渡孟津”的起點: 合陽地處黃河西岸,隔河與山西相望。歷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其大軍渡河地點“孟津”(學者認為與合陽附近的黃河古渡有關,另一說在河南),凸顯了合陽作為軍事要沖的地位。周人大軍很可能在此集結(jié)并東渡黃河。
3.畿內(nèi)封地與文化融合:作為周室姻親之國和京畿要地,合陽深受周禮文化的熏陶。這里應是西周貴族的重要封地或采邑,出土的西周青銅器、玉器等(盡管目前明確的考古發(fā)現(xiàn)尚不豐富,但周邊地區(qū)的發(fā)現(xiàn)可作參照)應是當時禮樂制度與社會等級的體現(xiàn)。周人的農(nóng)耕技術、宗法制度在此地得以廣泛推行,與本地有莘文化深度融合,奠定了合陽此后數(shù)千年的人文基調(diào)。
四、東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晉爭鋒的戰(zhàn)略前沿
進入東周,平王東遷,王權衰落,合陽所在的地區(qū)成為了秦、晉(后為魏)兩大強國激烈爭奪的前沿陣地。
“羈馬之戰(zhàn)”與河西之地:合陽地處“河西之地”,是秦國東出、晉國(魏國)西進的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羈馬之戰(zhàn)”等多次戰(zhàn)役都發(fā)生在此區(qū)域。合陽的控制權在秦晉之間多次易手。
梁國與少梁城:春秋時期,此地曾有嬴姓小國“梁國”,都城“少梁”即在今合陽縣東南、韓城市西南一帶。后為秦國所滅。梁國的存在與興亡,正是這一時期小國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縮影。
文化交融與轉(zhuǎn)型:長期的戰(zhàn)爭與政權更迭,使得合陽的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交融的特點。既有秦文化的質(zhì)樸與尚武,也深受三晉之地法家、縱橫家思想的影響。社會形態(tài)也從西周的宗法分封制,逐步向戰(zhàn)國時代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過渡。
綜上所述,合陽縣的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從新石器時代星羅棋布的原始聚落,到與帝嚳傳說時代一脈相承的古莘氏族;從商初為王朝輸送了元圣伊尹的賢相故里,到西周孕育了文母太姒的姻親之國與畿內(nèi)要地;再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淪為秦晉魏爭霸的戰(zhàn)略焦點——合陽的歷史軌跡始終與黃河文明的核心進程緊密相連。
“三皇五帝”之帝嚳遺跡和傳說,奠定了合陽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源頭地位。伊尹和太姒,這一男一女、一相一母,又如同從古莘國這片土地上綻放的雙子星,分別照亮了商周兩大王朝的晨曦。對合陽史前及夏商周時期歷史的深入研究,不僅能夠豐富我們對區(qū)域歷史文化的認知,更能從一個微觀視角,揭示中華文明從滿天星斗到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彰顯其深厚而不朽的歷史價值。
【附:作者簡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陜西渭南人,陜西師大政教系畢業(yè),哲學學士,人文學者,國學教育指導師,“國學療愈”倡導者(國學療愈師),和諧中國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弟子規(guī)?人之規(guī)》現(xiàn)代修訂者,和諧書院院長,臺灣孔子學院特聘教授,曾擔任央視《星光大道》評委,兼任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文化顧問。撰書《中華文化系列歌訣》《國學經(jīng)典導讀》和《人文隨筆》等。
http://bejbs.com/html/39-13872.html
【附】李耀君《國學經(jīng)典導讀》選刊鏈接
一、儒家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大學》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5.html
《中庸》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6.html
《論語》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0.html
《孟子》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詩經(jīng)》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8.html
《尚書》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0.html
《禮記》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5.html
《易經(jīng)》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3.html
《春秋》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經(jīng)
(“十三經(jīng)”之《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論語》等見上“四書五經(jīng)”,其余如下)
《周禮》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3.html
《儀禮》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2.html
《左傳》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5.html
《孝經(jīng)》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0.html
《爾雅》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經(jīng)》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剛經(jīng)》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07.html
…………
六、綜合
《黃帝內(nèi)經(jīng)》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10.html
《陽明心學》導讀(儒家為主,兼容佛道)
http://bejbs.com/html/62-14291.html
《王鳳儀言行錄》導讀(融合儒釋道)
http://bejbs.com/html/62-14292.html
《樂經(jīng)續(xù)義》
http://bejbs.com/html/62-14407.html
【橫渠四句】張載關學與“四為句”
http://bejbs.com/html/62-14396.html
…………
【附】延伸閱讀
【李耀君文化隨筆】選刊鏈接——
《儒家文化與儒教:歷史脈絡與概念辨析》
http://bejbs.com/html/62-14316.html
《道家與道教:同源異流的中國智慧》
http://bejbs.com/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維度:智慧·學說·信仰》
http://bejbs.com/html/62-14318.html
《中國人應該過自己的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
http://bejbs.com/html/62-14402.html
《漢字之殤與重生:一場跨越世紀的文明辯證法》
http://bejbs.com/html/62-14315.html
《讀懂漢字,就是讀懂中國》
http://bejbs.com/html/62-14311.html
《設立國家“漢字文化節(jié)”建議》
http://bejbs.com/html/62-14313.html
《谷雨與倉頡造字的文化淵源》
http://bejbs.com/html/62-14312.html
曹全碑——出自陜西合陽縣的中華瑰寶
http://bejbs.com/html/62-14344.html
《漢字書法及其功能價值演變的思考》
http://bejbs.com/html/62-14274.html
《論評價歷史人物的全面性》
http://bejbs.com/html/62-14446.html
《商相伊尹對中醫(yī)藥和健康養(yǎng)生的貢獻》
http://bejbs.com/html/35-14276.html
《祝由術的起源發(fā)展和現(xiàn)代意義》
http://bejbs.com/html/35-14271.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養(yǎng)生之道》
http://bejbs.com/html/62-14333.html
《呦呦鹿鳴處:一個名字里的文明預言》
http://bejbs.com/html/62-14299.html
《再生醫(yī)學之父——徐榮祥賦》
http://bejbs.com/html/35-14282.html
《一位基層理論工作者的思想先聲》
http://bejbs.com/html/62-14444.html
中國共產(chǎn)黨賦(慶祝建黨104周年)
http://bejbs.com/html/62-14416.html
《陶行知教育思想》導讀
http://bejbs.com/html/62-14359.html
大家都學《家庭規(guī)》
http://bejbs.com/html/62-14354.html
《商務社交禮儀基本常識》
http://bejbs.com/html/62-14351.html
知識產(chǎn)權的雙刃劍:在保護與共享間尋找平衡
http://bejbs.com/html/62-14324.html
“世界讀書日”《讀書賦》
http://bejbs.com/html/62-14320.html
…………
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bejbs.com
為全國各類優(yōu)秀機構和個人
制作精美【專題圖文宣傳】
打造機構和個人IP
彰顯和提升美好形象
聯(lián)系微信:330835268
歡迎全國優(yōu)秀書法家書寫
“中華文化系列歌訣”
《中華文化系列歌訣》
(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李耀君撰)
奮進新時代 形象添光華
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
打造機構和個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為AI搜索編輯提供素材)
征稿啟事
一、目的:
為促進全國優(yōu)秀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在后疫情時代取得大發(fā)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機構和個人的新形象,打造機構和個人IP,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特開展“奮進新時代,形象添光華”活動。
二、形式:
在“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bejbs.com(點擊網(wǎng)址可進入首頁)作全面的圖文展示,打造機構和個人IP.
【范例】和諧網(wǎng)總編李耀君個人IP:
http://bejbs.com/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機構:必須是在國內(nèi)合法的注冊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和社團機構均可(須提供注冊證照的照片)
2、個人:必須是守法公民。
3、文字簡介:機構5000字以內(nèi),個人2000字以內(nèi)。
照片:機構15幅以內(nèi),個人10幅以內(nèi)。
文字和照片必須實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規(guī)。
(本網(wǎng)是發(fā)布平臺,如有不實內(nèi)容,文責自負。)
4、編輯和網(wǎng)絡服務費:
個人600元,機構1200元(增值服務:1.每年可補充完善一次;2.可贈送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李耀君原創(chuàng)書法一幅)。【如另有特殊發(fā)稿要求,編輯服務費另商】
四、聯(lián)系微信:33083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