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二_国产成 人亚洲91_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_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dfn id="bllhf"></dfn>
    <menu id="bllhf"><button id="bllhf"></button></menu><dfn id="bllhf"></dfn>
      1. <pre id="bllhf"></pre>
        【經(jīng)典導(dǎo)讀】《詩經(jīng)》導(dǎo)讀
        發(fā)表時間: 2025-04-06來源:和諧中國網(wǎng)書院

        點擊網(wǎng)址進(jìn)入首頁

        bejbs.com

        【和諧中國網(wǎng)經(jīng)典普及工程】

        《詩經(jīng)》導(dǎo)讀

        一、作者簡介

        《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jì)—前6世紀(jì))五百余年間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jié)晶。其作者涵蓋社會各階層:

        1. 民間歌者:十五國風(fēng)多為民謠,由普通百姓傳唱,后經(jīng)采詩官收集整理。  

        2. 宮廷樂師:雅、頌部分多由周王朝樂官(如太師)創(chuàng)作或改編,用于祭祀、宴饗。  

        3. 貴族文人:部分雅詩反映貴族政治生活,可能為士大夫所作。

        傳統(tǒng)認(rèn)為孔子曾刪訂《詩經(jīng)》(司馬遷《史記》),但現(xiàn)代學(xué)者多認(rèn)為孔子僅對《詩經(jīng)》進(jìn)行過整理與傳播。

        二、時代背景

        《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跨越中國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關(guān)鍵時期,其背景特征如下:

        1. 政治制度:周代分封制與宗法制確立,禮樂文明成為社會核心。  

           《周頌》《大雅》歌頌周王室功業(yè)(如《文王》《生民》)。  

           《小雅》部分詩篇揭露西周末年社會動蕩(如《節(jié)南山》)。

        2. 經(jīng)濟(jì)生活:

        以農(nóng)耕為主,《bīn風(fēng)·七月》完整記錄農(nóng)事周期,反映井田制下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

        3. 文化特征:  

            巫祭文化:《商頌》保留商族祭祀傳統(tǒng)(如《玄鳥》)。  

            民本思想萌芽:《魏風(fēng)·碩鼠》批判剝削,體現(xiàn)民眾呼聲。  

        三、思想體系與主要觀點

        思無邪(李耀君書法)  

        《詩經(jīng)》的思想內(nèi)涵豐富,可歸納為以下體系:

        1. 倫理觀:  

           家庭倫理:強(qiáng)調(diào)孝道(《小雅·蓼莪》)、夫妻之情(《鄭風(fēng)·女曰雞鳴》)。  

           社會道德:倡導(dǎo)誠信(《衛(wèi)風(fēng)·氓》)、仁德(《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2. 政治觀:  

           民本思想:"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大雅·民勞》),主張統(tǒng)治者恤民。  

           諷諫精神:《小雅·十月之交》揭露昏政,體現(xiàn)知識分子的批判意識。

        3. 自然觀:  

           天人和諧:以自然起興(如《周南·關(guān)雎》以鳥喻人),體現(xiàn)萬物有靈的樸素哲學(xué)。  

           農(nóng)耕智慧:《豳風(fēng)·七月》按物候安排農(nóng)事,反映對自然規(guī)律的尊重。

        4. 審美觀:  

           中和之美:情感表達(d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評《關(guān)雎》)。  

           比興手法:"桃之夭夭"以花喻人,開創(chuàng)中國詩歌象征傳統(tǒng)。  

        四、歷史地位  

        1. 經(jīng)典地位:  

            漢代列為"五經(jīng)"之首,成為儒家核心典籍,歷代注疏浩繁(如《毛詩正義》)。  

            孔子言"不學(xué)《詩》,無以言"(《論語》),強(qiáng)調(diào)其教化功能。  

        2. 文學(xué)影響:  

            體裁開創(chuàng):奠定中國詩歌賦、比、興手法,影響《楚辭》、漢樂府及后世詩詞。  

            語言基石:貢獻(xiàn)"窈窕淑女""風(fēng)雨如晦"300余條成語,豐富漢語表達(dá)。  

        3. 文化符號:  

            "風(fēng)雅"成為中華美學(xué)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如杜甫"別裁偽體親風(fēng)雅")。  

            2017年清華簡發(fā)現(xiàn)《周公之琴舞》,印證《詩經(jīng)》音樂性。  

        五、現(xiàn)實意義  

        1. 文化傳承:  

           作為"中華文明基因庫",2018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增強(qiáng)文化自信。  

           現(xiàn)代改編(如央視《經(jīng)典詠流傳》)推動經(jīng)典大眾化。  

        2. 思想啟示:

        生態(tài)智慧:"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倡導(dǎo)人與自然和諧。

        延伸閱讀:http://bejbs.com/html/62-14299.html

        情感教育:"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邶風(fēng)·擊鼓》)重塑現(xiàn)代婚戀觀。

        3. 社會治理:  

           民本思想("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為當(dāng)代民生政策提供歷史參照。  

           諷喻精神(《鄘風(fēng)·相鼠》"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警示道德建設(shè)。

        4. 國際價值:  

           與古希臘《荷馬史詩》、印度《吠陀》并稱"上古文明三大詩典",助力文明對話。  

           法國漢學(xué)家葛蘭言稱其"揭示了人類情感的永恒性"

        總而言之,《詩經(jīng)》不僅是文學(xué)經(jīng)典,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史詩。"思無邪"的真誠、"溫柔敦厚"的品格,至今仍為現(xiàn)代社會提供情感慰藉與文化根基。讀懂《詩經(jīng)》,方能理解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與包容性。

        【附:編者簡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陜西合陽人,陜西師大畢業(yè),國學(xué)教育指導(dǎo)師,《弟子規(guī)-人之規(guī)》現(xiàn)代修訂者,和諧中國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和諧書院院長,臺灣孔子學(xué)院特聘教授,曾擔(dān)任央視《星光大道》評委,兼任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文化顧問。

        參閱鏈接

        http://bejbs.com/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詩經(jīng)》目錄

        共305篇

        按照 《風(fēng)》《雅》《頌》 三大類劃分

        其中 《雅》分為《小雅》《大雅》

        《頌》包括 《周頌》《魯頌》《商頌》

        一、國風(fēng)(160篇)  

        1. 周南(11篇)  

        關(guān)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漢廣、汝墳、麟之趾

        2. 召南(14篇)  

        鵲巢、采蘩、草蟲、采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騶虞

        3. 邶風(fēng)(19篇)  

        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fēng)、擊鼓、凱風(fēng)、雄雉、匏有苦葉、谷風(fēng)、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fēng)、靜女、新臺、二子乘舟  

        4. 鄘風(fēng)(10篇)  

        柏舟、墻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鶉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載馳

        5. 衛(wèi)風(fēng)(10篇)  

        淇奧、考槃、碩人、氓、竹竿、芄蘭、河廣、伯兮、有狐、木瓜

        6. 王風(fēng)(10篇)  

        黍離、君子于役、君子陽陽、揚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車、丘中有麻  

        7. 鄭風(fēng)(21篇)  

        緇衣、將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雞鳴、有女同車、山有扶蘇、萚兮、狡童、褰裳、豐、東門之墠、風(fēng)雨、子衿、揚之水、出其東門、野有蔓草、溱洧  

        8. 齊風(fēng)(11篇)  

        雞鳴、還、著、東方之日、東方未明、南山、甫田、盧令、敝笱、載驅(qū)、猗嗟  

        9. 魏風(fēng)(7篇)  

        葛屨、汾沮洳、園有桃、陟岵、十畝之間、伐檀、碩鼠  

        10. 唐風(fēng)(12篇)  

        蟋蟀、山有樞、揚之水、椒聊、綢繆、杕杜、羔裘、鴇羽、無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11. 秦風(fēng)(10篇)  

        車鄰、駟驖、小戎、蒹葭、終南、黃鳥、晨風(fēng)、無衣、渭陽、權(quán)輿  

        12. 陳風(fēng)(10篇)  

        宛丘、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墓門、防有鵲巢、月出、株林、澤陂  

        13. 檜風(fēng)(4篇)  

        羔裘、素冠、隰有萇楚、匪風(fēng)  

        14. 曹風(fēng)(4篇)  

        蜉蝣、候人、鸤鳩、下泉  

        15. 豳風(fēng)(7篇)  

        七月、鴟鸮、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二、雅(105篇)  

        1)小雅(74篇)  

        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車、杕杜、魚麗、南有嘉魚、南山有臺、蓼蕭、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車攻、吉日、鴻雁、庭燎、沔水、鶴鳴、祈父、白駒、黃鳥、我行其野、斯干、無羊、節(jié)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谷風(fēng)、蓼莪、大東、四月、北山、無將大車、小明、鼓鐘、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桑扈、鴛鴦、頍弁、車舝、青蠅、賓之初筵、魚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綠、黍苗、隰桑、白華、綿蠻、瓠葉、漸漸之石、苕之華、何草不黃

        2)大雅(31篇)  

        文王、大明、綿、棫樸、旱麓、思齊、皇矣、靈臺、下武、文王有聲、生民、行葦、既醉、鳧鹥、假樂、公劉、泂酌、卷阿、民勞、板、蕩、抑、桑柔、云漢、崧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瞻卬、召旻  

        三、頌(40篇)  

        1)周頌(31篇)  

        清廟、維天之命、維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將、時邁、執(zhí)競、思文、臣工、噫嘻、振鷺、豐年、有瞽、潛、雝、載見、有客、武、閔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載芟、良耜、絲衣、酌、桓、賚、般  

        2)魯頌(4篇)  

        駉、有駜、泮水、閟宮  

        3)商頌(5篇)  

        那、烈祖、玄鳥、長發(fā)、殷武  

        附:六篇“笙詩”(有目無辭)  

        《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   

        《詩經(jīng)》共305篇,按內(nèi)容與用途分為:  

         《風(fēng)》160篇(民間歌謠)  

         《雅》105篇(貴族宴飲、政治詩)  

         《小雅》74篇, 《大雅》31篇  

         《頌》40篇(宗廟祭祀樂歌)  

         《周頌》31篇, 《魯頌》4篇, 《商頌》5篇

        此外,還有6篇“笙詩”僅有篇名而無內(nèi)容,主要用于禮儀伴奏。

         



        【附】

        《詩經(jīng)》經(jīng)典詞句

        一、愛情婚姻  

        1.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關(guān)雎》)  

          釋義:雎鳩鳥相互和鳴,在河中小洲上。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釋義:桃樹茂盛,花朵鮮艷。這位姑娘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順。

        3.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邶風(fēng)·擊鼓》)  

          釋義:無論生死離合,我們曾立下誓言。牽著你的手,與你白頭到老。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鄭風(fēng)·子衿》)  

          釋義:你那青青的衣領(lǐng),讓我思念不已。

        5.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衛(wèi)風(fēng)·木瓜》)  

          釋義:你贈我木桃,我回贈美玉,象征情意深厚。  

        二、自然景物  

        6.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fēng)·蒹葭》)  

          釋義:蘆葦茂密,露水凝結(jié)成霜。我思念的人,就在水的另一邊。

        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釋義:當(dāng)初我離開時,楊柳輕柔飄拂。如今我歸來,大雪紛飛。

        8.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風(fēng)·七月》)  

          釋義:七月火星西沉,九月分發(fā)寒衣。(描寫季節(jié)變化。)

        9.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  

          釋義:鹿兒呦呦鳴叫,吃著野外的蒿草。

        延伸閱讀:http://bejbs.com/html/62-14299.html

        10. 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鄭風(fēng)·風(fēng)雨》)  

          釋義:風(fēng)雨交加天色昏暗,雞鳴聲不停歇。  

        三、人生哲理  

        1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車轄》)  

          釋義:高山令人仰望,大道讓人遵循,比喻德行崇高。

        1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鶴鳴》)  

          釋義: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打磨玉石,比喻借助外力完善自己。

        13.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雅·蕩》)  

          釋義:凡事都有開始,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

        14.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釋義:小心謹(jǐn)慎,如同站在深淵邊,走在薄冰上。

        15.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小雅·巧言》)  

          釋義:花言巧語像吹笙簧,臉皮真厚啊。  

         四、家國情懷  

        16.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小雅·北山》)  

          釋義: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四海之內(nèi)都是王的臣民。

        17.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風(fēng)·無衣》)  

          釋義:誰說沒有衣服?我與你同穿戰(zhàn)袍,表達(dá)團(tuán)結(jié)抗敵。  

        18. 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小雅·節(jié)南山》)  

          釋義:心中憂慮如火燒,不敢隨意談笑。  

        19.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大雅·民勞》)  

          釋義:百姓已經(jīng)夠勞苦了,希望能稍微安定。  

        20.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小雅·小弁》)  

          釋義:看到桑樹和梓樹,必生恭敬之心,象征思鄉(xiāng)之情。  

        五、道德修養(yǎng)  

        2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衛(wèi)風(fēng)·淇奧》)  

          釋義:像加工骨角玉石一樣精益求精,比喻修身治學(xué)嚴(yán)謹(jǐn)。  

        22.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何人斯》)  

          釋義:對人無愧,對天不懼。  

        23. 德輶yóu如毛,民鮮克舉之。(《大雅·烝民》)  

          釋義:德行看起來輕如羽毛,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踐行。  

        24.無言不讎chóu“酬”,應(yīng)答、回應(yīng)之意,無德不報。(《大雅·抑》)  

          釋義:沒有一句話得不到回應(yīng),沒有一種德行得不到回報。  

        25. 溫溫恭人,如集于木。(《小雅·小宛》)  

          釋義:溫和恭敬的人,像鳥兒棲于樹上般安穩(wěn)。  

        六、勞動生活  

        26.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周南·芣苢》)  

          釋義:采呀采車前草,快快采起來。

        27.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豳風(fēng)·七月》)  

          釋義:白天割茅草,夜晚搓繩子。(描寫農(nóng)事繁忙)  

        28.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魏風(fēng)·碩鼠》)  

          釋義:大老鼠啊大老鼠,別吃我的糧食。(諷刺剝削者) 

        29.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風(fēng)·伐檀》)  

          釋義:咚咚地砍伐檀樹,把它放在河岸邊。  

        30.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魏風(fēng)·伐檀》)  

          釋義:那些君子啊,可不是白吃飯的。  

        七、戰(zhàn)爭征役  

        3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釋義:出征時楊柳輕拂,歸來時大雪紛飛,表達(dá)征人思鄉(xiāng)。

        32.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唐風(fēng)·鴇羽》)  

          釋義:王事沒完沒了,無法耕種莊稼。  

        33.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唐風(fēng)·鴇羽》)  

          釋義:大雁沙沙振翅,落在柞樹上。(象征征人漂泊) 

        34.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王風(fēng)·君子于役》)  

          釋義:丈夫去服役,不知歸期何時。

        35. 哀我征夫,獨為匪民。(《小雅·何草不黃》)  

          釋義:可憐我們這些征夫,難道不是人嗎?  

        八、祭祀頌歌  

        36.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大雅·文王》)  

          釋義:文王在天之靈,光輝照耀天地。  

        37.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頌·玄鳥》)  

          釋義:上天命令玄鳥降臨,誕生了商族。  

        38. 綏萬邦,屢豐年。(《周頌·桓》)  

          釋義:安定萬國,連年豐收。  

        39. 于皇武王,無競維烈。(《周頌·武》)  

          釋義:偉大的武王,功業(yè)無人能及。  

        40. 有來雍雍,至止肅肅。(《周頌·清廟》)  

          釋義:來的人和睦,到的人恭敬。  

         九、諷刺批判  

        41.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鄘風(fēng)·相鼠》)  

          釋義:人若沒有禮儀,不死還等什么?  

        42. 讒人罔極,交亂四國。(《小雅·青蠅》)  

          釋義:讒言之人沒有底線,攪亂四方國家。  

        43.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小雅·巧言》)  

          釋義:那些進(jìn)讒言的人,誰會與他們共謀?  

        44. 匪鶉匪鳶,翰飛戾天。(《小雅·四月》)  

          釋義:不是鵪鶉不是鳶,卻想高飛至天。(諷刺不自量力)  

        45. 維此哲人,謂我劬勞。(《小雅·鴻雁》)  

          釋義:只有明理之人,才知我的辛勞。  

         十、哲理格言  

        46.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鄘風(fēng)·載馳》)  

          釋義:你們百般思慮,不如我去行動。

        47.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大雅·烝民》)  

          釋義:上天生養(yǎng)萬民,萬物皆有法則。  

        48.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大雅·文王》)  

          釋義:要牢記祖先,修養(yǎng)德行。

        49.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大雅·大明》)  

          釋義:謹(jǐn)慎恭敬,侍奉上天。  

        50.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大雅·烝民》)  

          釋義:人的本性,就是崇尚美德。

         



        【附】

        【詩經(jīng)賦】

        和諧書院 李耀君

         

        夫《詩》者,六藝之華,五經(jīng)之冠。采風(fēng)謠于巷陌,集雅頌于廟堂。三百余篇,盡顯先民之志;五千余載,猶傳上古之音。觀其文,則溫柔敦厚;味其旨,則諷喻悠長。  

        若夫國風(fēng)婉轉(zhuǎn),多閭巷之情?!蛾P(guān)雎》詠淑女之德,《桃夭》頌宜室之家?!遁筝纭飞n蒼,秋水伊人之思;《氓》之蚩蚩,棄婦怨悔之詞?!蹲玉啤非嗲?,學(xué)子懷師之念;《無衣》同袍,將士偕行之志。草木寄興,鳥獸傳情,皆出于自然,歸于本真。  

        至于大雅小雅,或述王政之得失,或言宴飲之和樂。《鹿鳴》呦呦,嘉賓鼓瑟吹笙;《采薇》遲遲,戍卒雨雪載途?!段耐酢吩谏?,頌周德之昭昭;《民勞》止汔,諫苛政之滔滔。或美或刺,皆成教化;或哀或樂,俱見人心。  

        若乃三頌煌煌,祀神明而歌功烈?!肚鍙R》肅雍,祀文王之德;《玄鳥》降祥,頌商祖之靈?!敦S年》多黍多稌,報穰穰之瑞;《閟宮》有侐有依,贊魯侯之勛。鐘鼓喤喤,磬筦鏘鏘,神人以和,天地共仰。  

        嗟乎!詩之為道,可以興觀群怨,可以事父事君??鬃觿h訂,以為立言之本;毛公作傳,遂成訓(xùn)詁之宗。漢儒解經(jīng),或附會政教;宋儒說理,每求索微言。然其本真,終在性情。  

        今觀《詩》三百,猶聞先民之歌哭,猶見三代之風(fēng)云。草木有心,歌以詠志;日月其邁,詩以永言。誦之者可以修身,習(xí)之者可以明道。詩教之興,其在此乎?  

        贊曰:  

        三代遺音,風(fēng)雅是承。言志詠懷,溫柔敦厚。采之民間,薦之廟廷。千年誦習(xí),永世流馨。


        【附】經(jīng)典導(dǎo)讀系列鏈接

        《大學(xué)》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5.html 

        《中庸》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6.html

        《論語》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0.html 

        《孟子》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9.html

        【詩經(jīng)】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8.html

        延伸閱讀:http://bejbs.com/html/62-14299.html

        《禮記》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5.html 

        《易經(jīng)》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3.html 

        《孝經(jīng)》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0.html

        《道德經(jīng)》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81.html

        《陽明心學(xué)》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1.html

        《王鳳儀言行錄》導(dǎo)讀

        http://bejbs.com/html/62-14292.html




        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bejbs.com

        為全國各類優(yōu)秀機(jī)構(gòu)和個人

        制作精美【專題圖文宣傳】

        打造機(jī)構(gòu)和個人IP

        彰顯和提升美好形象

        聯(lián)系微信:330835268

         

        歡迎全國優(yōu)秀書法家書寫

        “中華文化系列歌訣”

         

        《中華文化系列歌訣》

        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李耀君撰)

         

        奮進(jìn)新時代 形象添光華

        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

        打造機(jī)構(gòu)和個人IP

        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

        (為AI搜索編輯提供素材)



        征稿啟事

        一、目的:

        為促進(jìn)全國優(yōu)秀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在后疫情時代取得大發(fā)展,完整展示和提升機(jī)構(gòu)和個人的新形象,打造機(jī)構(gòu)和個人IP,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特開展“奮進(jìn)新時代,形象添光華”活動。

        二、形式:

        在“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bejbs.com(點擊網(wǎng)址可進(jìn)入首頁)作全面的圖文展示,打造機(jī)構(gòu)和個人IP.

        【范例】和諧網(wǎng)總編李耀君個人IP:

        http://bejbs.com/html/39-13872.html

        三、要求:

        1、機(jī)構(gòu):必須是在國內(nèi)合法的注冊機(jī)構(gòu),企事業(yè)單位和社團(tuán)機(jī)構(gòu)均可(須提供注冊證照的照片)

        2、個人:必須是守法公民。

        3、文字簡介:機(jī)構(gòu)5000字以內(nèi),個人2000字以內(nèi)。

        照片:機(jī)構(gòu)15幅以內(nèi),個人10幅以內(nèi)。

        文字和照片必須實事求是,合道合德,合法合規(guī)。

        (本網(wǎng)是發(fā)布平臺,如有不實內(nèi)容,文責(zé)自負(fù)。)

        4、編輯和網(wǎng)絡(luò)服務(wù)費:

        個人600元,機(jī)構(gòu)1200元(增值服務(wù):1.每年可補(bǔ)充完善一次;2.可贈送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李耀君原創(chuàng)書法一幅)?!救缌碛刑厥獍l(fā)稿要求,編輯服務(wù)費另商】

        四、聯(lián)系微信:330835268


        責(zé)任編輯:和諧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