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倉頡文化網訊:4月20日是第五個聯合國中文日,也是中國農歷的“谷雨”。聯合國中文日的設立旨在推廣中文在聯合國工作中的使用。其日期被定在中國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谷雨”,是為了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
聯合國中文日是聯合國語言日的一部分。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言日,目的是在聯合國系統內推動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六種聯合國官方語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的平等使用。每種官方語言對應一個節(jié)日。在各個語言日,聯合國都會舉辦相應的慶?;顒?。
根據傳說,軒轅黃帝的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蒼因倉頡造字而感動,為其降下一場谷子雨,這就是“谷雨”的由來。中文日因此被定在每年中國農歷的“谷雨”,以紀念漢字始祖?zhèn)}頡。從2010年開始,聯合國每年都在中文日前后舉行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今年,紐約聯合國總部于4月17日舉行活動,以書畫展、茶藝表演、歌曲演唱和書法講座等形式慶祝中文日。
據聯合國網站介紹,自20世紀70年代中文被確定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以來,中文在聯合國受重視的程度比過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聯合國網站中文版于1998年11月13日正式上線。目前,聯合國總部的中國籍員工近300人。聯合國內部每年還面向員工開設中文語言課程。
不過,與聯合國其他正式語言相比,中文在聯合國內的使用頻率和流通率仍然很低。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聯合國原始文件所用的語言當中,英文占80%,法文占15%,西班牙文占4%,而中文、俄文和阿拉伯文加在一起才占1%。近年來,中文在國際上越來越受歡迎,但是提高中文的國際地位,特別是提高中文在聯合國系統內的地位仍是一項艱巨任務。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