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二_国产成 人亚洲91_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_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dfn id="bllhf"></dfn>
    <menu id="bllhf"><button id="bllhf"></button></menu><dfn id="bllhf"></dfn>
      1. <pre id="bllhf"></pre>
        李耀君應邀做客安徽六安市電視臺“讀書”欄目
        發(fā)表時間: 2012-05-25來源:

         李耀君應邀做客安徽六安市電視臺“讀書”欄目
        暢談《弟子規(guī)》與社會道德建設


        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弟子規(guī)》現(xiàn)代修訂者李耀君
        接受安徽六安市電視臺“讀書”欄目采訪(主持人:陳媛媛)

              5月24日下午,專程到安徽六安市裕安區(qū)政協(xié)和六安市第九中學作《弟子規(guī)》道德教育報告的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臺灣孔子學院特聘教授、《弟子規(guī)》現(xiàn)代修訂者李耀君先生,應“六安市電視臺”之邀做客安“讀書”欄目,暢談《弟子規(guī)》與社會道德建設。       
             李耀君教授認為,不論是有毒食品、偽劣藥品,還是校園血案、跳樓事件,抑或是低俗文藝作品和淫穢網(wǎng)絡信息,以及商業(yè)欺詐、貪污腐敗、環(huán)境污染和有些自然災害等,其深層次原因均在于人們的倫理道德出了問題,導致人們放松了自身的心靈修煉和精神追求,拜金主義嚴重,漠視公平正義。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社會問題?《論語》告訴我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是說,治理國家和社會,首先應該抓住道德教育這一根本,與此同時再輔之以法制建設。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黎宣言》也告訴我們:“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從孔子那里重新尋找智慧。”現(xiàn)在,對于我們來講,就是要長期進行以《弟子規(guī)》等為基礎和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并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不斷提高國民文化道德素質,使人們正確認識“人生的真正意義”,促進社會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每一個人都能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和諧的家庭,從而使社會更加和諧。
               最后,李耀君教授向電視臺贈送了書法作品胡錦濤語“弘揚傳統(tǒng)文化,建設精神家園”、習近平語“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和他的《明道歌》“人生之志在明道,做人之道根在孝,生財之道在于舍,健康之道平心造”。

        相關導讀:

             山西省文史館員與學者考察《弟子規(guī)》修訂者故里引學界高度關注
             http://bejbs.com/html/thkszjy/2012/0704/9264.html

             翟耀文:尋訪《弟子規(guī)》清代修訂者賈存仁故里即興感賦
             http://bejbs.com/html/thkszjy/2012/0701/9249.html

             《弟子規(guī)》清代修訂者賈存仁墓志銘出土浮山
             http://bejbs.com/html/thkszjy/2012/0701/9246.html

             李耀君參觀《弟子規(guī)》原作李毓秀故居
             http://bejbs.com/html/thkszjy/2010/0529/5043.html

             《人之規(guī)》——現(xiàn)代修訂版《弟子規(guī)》
             http://bejbs.com/html/thkszjy/2009/0501/867.html
         


        【和諧中國網(wǎng)hxzg.net·全民學習弟子規(guī)工作委員會·和諧文化大講堂·弟子規(guī)現(xiàn)代修訂者、臺灣孔子學院教授李耀君老師弟子規(guī)講座報告預約電話:010-5143 8660 短信158 1010 2998《訓蒙文》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清·賈存仁、《人之規(guī)》現(xiàn)代·李耀君】
         
         


        李耀君在安徽六安市廣播電視中心


        李耀君在安徽六安市廣播電視中心


        李耀君接受安徽六安市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陳媛媛采訪
         

        李耀君為欄目組同志簽名贈書
        責任編輯:和諧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