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二_国产成 人亚洲91_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_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dfn id="bllhf"></dfn>
    <menu id="bllhf"><button id="bllhf"></button></menu><dfn id="bllhf"></dfn>
      1. <pre id="bllhf"></pre>
        湖南省設專項基金助貧困失能老人
        發(fā)表時間: 2014-11-01來源:
        湖南省設專項基金助貧困失能老人
        2014-10-30 09:24:50 作者:李琪【責編 蔣志揚】 來源: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

        失能老人生活樣本:一星期才吃一次新鮮飯菜 

        數據:目前我省失能老人88.5萬

         

        制圖/楊誠

            “獨死”悲劇

            2014年10月,嘉興一對老夫妻,丈夫意外去世近10天,失能的妻子因無人照顧活活餓死在床。遠在外地的兒子,半個月以后才知曉。

            2013年中秋節(jié)前夜,洛陽一對空巢老夫婦被發(fā)現死在出租屋,遺體腐爛發(fā)臭。這對老夫婦,男癱瘓在床10多年,一直都靠老伴照顧,女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

            2006年6月,南寧一71歲的老漢黃某猝死家中。他長期癱瘓的老伴65歲的李某,由于失去照顧,三天未進粒米,最后餓昏致死。兩位老人死去三天,無人知道。

            空巢的家中, 父親意外去世近10天,失能的母親因無人照顧隨后離世。遠在外地的兒子,回到家中看到的是這樣一幕。10月28日,一篇《男子回家發(fā)現父母已離世多日》的新聞在網上廣為傳播,引發(fā)近10萬網友感慨、議論與自省。

            近年來,老年人的“生活悲劇”頻發(fā),引發(fā)政府部門對老年人生存現狀的關注。近日,財政部會同民政部、全國老齡辦下發(fā)了《關于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切實解決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后顧之憂。 

            湖南省失能老人救助情況如何?三湘都市報記者從省民政廳、省老齡辦了解到,我省民政部門已經制定多項幫扶政策,并設立專項基金,關愛高齡、貧困失能老人。

            現狀

            一星期才吃一次新鮮飯菜

            羅細妙今年69歲,住在長沙市開福區(qū)接貴街的老房子里。四年前,她在給孫子送飯的途中摔傷,右手和右腳失去知覺,成為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羅娭毑說,兒子患有癲癇,自己又是個“廢人”,媳婦在2012年提出離婚,之后帶著孫子去了江西萍鄉(xiāng)的娘家。

            “原本一家人都住在這廉租房里,現在兒子去東站那邊的建材城做事,就剩我住了。”羅娭毑無法出門,只能用左手挪著凳子在家里活動,洗澡、做飯等基本事情都做不了。“每個周末,兒子就回來,給我做飯。”老人平時一天吃兩餐,每餐一碗飯,兒子會一次性做好。洗澡、洗頭等,也是一個星期一次。

            “冬天比較好,夏天真不好過。”羅娭毑說,今年7月的一天,停電了,飯菜一個下午就餿了,她只好吃了兩天的餿飯,后來實在吃不下去,挨了兩天餓。

            這樣的情況為什么不選擇去養(yǎng)老院?老人告訴記者,家里根本出不起住養(yǎng)老院的錢。對于目前政府出臺的關愛失能老人政策,羅娭毑表示,因為自己戶籍在天心區(qū),住在開福區(qū),沒有去申請過。

            失能老人還需要“精神救助” 

            與羅細妙相比,住在長沙市雨花區(qū)韶山路社區(qū)的李國其和蘇桃元夫妻,卻更需要“精神救助”。  

            74歲的李國其,1990年車禍致殘,需要拄拐杖走路,生活半自理,屬于半失能;老伴蘇桃元今年73歲,2007年腦溢血中風后癱瘓在床,成為一個全失能老人。兩個兒子外出上班,留下兩位老人獨居。

            “對于這樣的情況,政府近年來給予的幫扶救助力度比較大。”韶山路社區(qū)主任歐陽曉琦介紹,社區(qū)為兩位老人從市紅十字會申領了1000元困難補助,并且會在每個節(jié)假日看望慰問兩位老人,給予資金、生活物質上的雙重幫助。

            “物質資助的同時,也需要精神陪護。”歐陽曉琦表示,李國其生平喜歡聽花鼓戲,愛好書法,總期待有人和他進行興趣愛好的溝通。社區(qū)志愿者偶爾陪他聽戲,或者買筆墨送他,老人便會開心不已。

         

            行動

            “政府購買”

            補貼基本養(yǎng)老服務 

            以羅細妙娭毑為代表,我省老年人口高齡化、空巢化和失能化特征明顯。失能老人身體機能衰退,長期臥床,孤獨寂寞,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忍受著難以言表的痛苦,經歷著人生最難度過的時段,最需要幫助和關愛。

            日前,全省老齡重點工作促進會召開,省老齡辦主任陳毅華表示,從今年起,湖南全面建立基本養(yǎng)老服務補貼制度,到2020年,逐步為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基本養(yǎng)老服務補貼。

            今年7月,《關于建立湖南省基本養(yǎng)老服務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已經正式向全省各市州下發(fā),符合年齡65歲及以上、低保對象、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3個基本條件的老人,每個月至少可領取20元的養(yǎng)老補貼。

            原則上,基本養(yǎng)老補貼工作實現方式希望通過購買服務來實現。根據《關于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補貼方式原則上按月給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發(fā)放現金、代金券。偏遠農村等特殊地區(qū)家政服務企業(yè)、社會服務不發(fā)達,通過購買服務來實現困難比較大,則通過發(fā)放現金的方式來實現。

            設專項基金

            救助貧困失能老人

            對于需要特別關注的高齡、貧困失能老人,省老齡辦設置湖南省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通過專項公益基金來進行救助幫扶。

            據介紹,省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于9月20日啟動了“關愛失能老人 共享生命尊嚴”老人希望工程項目,面向社會募集款物,專向資助收住、照料、護理失能老人的養(yǎng)老機構和低保家庭的失能老人。

            給全省失能老人提供良好的照料和服務,省民政廳、省宣傳部等十多個廳局單位已經聯手行動,響應號召參與這次活動。此外,華聲在線等全媒體也加入支持報道“關愛失能老人”這一公益項目,并呼吁更多的媒體加入到這個行列,讓失能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

         

            ■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鄒瑩  吳思寧

         

            數據

            記者從省民政廳老齡辦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我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079萬。

            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130多萬,占老年人口的12%以上;

            空巢老人310多萬,占老年人口的28%以上;

            失能半失能老人225萬,占老年人口的20%。

            在我省225萬失能半失能老人中,其中失能老人約88.5萬人,半失能老人136.9萬人。

            連線

            國家將建失能老年補貼制度

            10月23日,《關于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下發(fā),這是繼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養(yǎng)老服務之后,國家加大公共財政投向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又一重要政策。

            《通知》要求,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地方各級政府應逐步給予養(yǎng)老服務補貼,原則上通過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城鄉(xiāng)低保制度、社會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解決。原則上按月給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發(fā)放現金、代金券等。

            《通知》明確,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

            的養(yǎng)老服務補貼經費由地方財政負擔。各地既要考慮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的養(yǎng)老服務需求,又要做好新出臺的補貼政策與其他老年人社會保障政策的銜接。

            他山之石

            杭州:

            照料失能老人可拿補貼

            《關于加快養(yǎng)老服務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10月29日起在杭州市政府網站上聽證?!兑庖姟窂娬{了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探索將服務補貼發(fā)放給承擔失能家庭照料的老年人子女。同時,鼓勵代際親情住宅的開發(fā)、購置和使用,即讓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減少老年人空巢現象。

            哈爾濱:

            失能老人

            享補貼要先評估

            10月24日,哈爾濱市率先實行失能、半失能老人評估標準。哈爾濱市年底前完成萬余名低保、低收入困難家庭、低收入家庭老人的失能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護理補貼范圍和標準。今后,60歲以上的“三低”老人經評估認定為失能或半失能后,都將享受一定的護理補貼。

            上海:

            給失能老人

            發(fā)“呼叫按鈕”

            上海普陀區(qū)則給每位失能老人配了一個電子按鈕,通過按鈕老人躺在床上就可以與社區(qū)信息中心聯絡,向他們發(fā)送醫(yī)療救治、送餐、洗衣、理發(fā)、打掃衛(wèi)生等服務需求,社區(qū)再把這些信息發(fā)給附近的醫(yī)院、餐飲店、洗衣店、理發(fā)店、家政公司等,由他們上門提供服務。大大方便了居家失能老人的生活,讓大部分半失能老人可以安心留在家里養(yǎng)老。

            揚州:

            政府為失能老人

            提供“保姆”

            今年5月,揚州市為30個社區(qū)的300名失能老人提供“保姆”服務。失能老人將享受生活照料、醫(yī)療護理、安全陪護、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家政服務、商品配送七大類共21項服務。服務收費標準將根據當地消費水平和家庭承受能力決定。每位失能老人每年還將獲得1.2萬元人民幣的資助補貼。

         

         

        三湘都市報整版報道 截屏

        責任編輯:和諧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