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愧黨員高風 堪稱公仆典范
----記靖邊縣寧條梁鎮(zhèn)廟畔村黨支部書記劉世英同志
【和諧中國網(wǎng)hxzg.net陜西報道】提起靖邊縣寧條梁鎮(zhèn)廟畔村的劉世英同志,在縣、市都很有名氣,每一個熟悉她的人無不為她艱苦創(chuàng)業(yè)、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不熟悉的人聽到她的事跡,心靈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都為她在艱苦的條件下做出的不凡業(yè)績而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寧條梁鎮(zhèn)廟畔村的群眾更是因為有劉世英這樣一位一心為民的好支書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這位村一級基層領導界的女英雄,用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用對國家和事業(yè)的熱愛,用她的智慧和魄力、心血和汗水為廟畔村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驚人的奇跡。同時也受到了省、市、縣、鎮(zhèn)的高度贊揚和好評,多次被省婦聯(lián)評為“雙學雙比先進女能手”;被市委、市政府、市婦聯(lián)評為 “榆林市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榆林市先進工作者”、“榆林市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三八紅旗手”;被靖邊縣委、縣婦聯(lián)評為“靖邊縣勞動模范”、“優(yōu)秀婦女工作者”、“優(yōu)秀婦代會主任”、 “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山川秀美巾幗杯”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稱號。
今年54歲的劉世英是一名優(yōu)秀的農村基層工作者,自1974年以來,她先后擔任過寧條梁鎮(zhèn)廟畔村新法接生員、保健員、婦代會主任、計生村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在村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從1980年至今連續(xù)擔任縣人大代表,2000年至2005年當選為榆林市第一屆人大代表,2001年當選為陜西省第十屆婦代會代表,2006年當選為榆林市婦代會代表,2006年當選為中共靖邊縣委第十六屆黨代會代表,2007年當選為縣人大常委委員。從她1999年當選村委會主任以來,面對全村貧困落后的現(xiàn)狀,她吃苦在先,埋頭苦干,帶領全體村民執(zhí)著而堅定地走上了一條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為群眾排憂愁、解困難,深得全村群眾的愛戴和擁護,村子的變化正以日新月異的驚人速度改變著。
一、艱苦創(chuàng)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大變樣
廟畔村屬白于山區(qū)國家扶貧開發(fā)建設重點村,全村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許多的成熟水地旱種,群眾靠天吃飯,人畜飲水相當?shù)睦щy,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相當?shù)钠D苦。劉世英上任以來,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她是看在了眼里,急在了心里,她帶領村兩委會一班人起早貪黑,上跑下聯(lián),爭投資,要項目,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在農田水利建設上先后爭取投資140多萬元,實施民辦公助水利工程新打機井65眼,購置水泵65套,發(fā)展水地6000余畝;防氟改水投資80多萬元,打深井2眼,建水塔1座,水廠1處,完成了金盆灣村小組水廠的圍墻、大門和院落硬化工程,鋪設自來水管道38.
通過幾年來的努力拼搏和艱苦奮斗,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發(fā)展后勁進一步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二、鍥而不舍,帶領群眾邁上致富路
如何使農民盡快的富起來,她和村兩委成員進行了深入調查和多方考察,最后決定因地制宜,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和品牌產業(yè),大力發(fā)展糧、菜、草、畜四大主導產業(yè)。針對群眾觀念陳舊、科技意識淡薄、市場意識差和發(fā)展思路不明確的現(xiàn)狀,劉世英通過對比、分析、典型引路等辦法,動員群眾大量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同時,她通過多方努力,爭取資金80多萬元,實施天保工程種草5000畝,實施退耕還林2200畝,荒山造林3000畝;爭取到了24萬元的補助資金,群眾自籌170萬元,在村里建起了奶牛廠,目前奶牛養(yǎng)殖量已達到300頭,效益十分可觀;新修溫棚豬圈
2008年,在寧條梁鎮(zhèn)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廟畔村完成投資80萬元,實施了1000畝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任務,架高壓線
三、甘于清貧,無怨無悔當村官
在廟畔村委的大門口有一塊3平米的水泥黑板,黑板上醒目的寫著“村務公開欄”幾個字。在公開欄里詳細公布了每一季度村務,各項費用的收支帳目及債務情況,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自劉世英上任以來推行的一項村務工作制度。更是老百姓津津樂道的一道風景線。
劉世英的家在村北的河邊上,五間土木結構的瓦房已經站立了二十多年了,家里的墻壁都發(fā)黃了,室內陳設也很簡單,一組八十年代的組合衣柜、一個寫字臺、一臺電視機、幾個老式沙發(fā),還有一部因工作需要才安裝的電話機,這些就是她所有的家當。村里的大多數(shù)村民都翻修成了嶄新的樓板房,甚至有些已經像縣城里的一樣進行了裝修,購置了新式家具,擺上了新款家電等等。但劉世英的家卻始終還是老樣子。
在可喜的成績面前,她并沒有驕傲,更沒有沾沾自喜。用她的話說: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只是做了一名共產黨員份內的、也是應該做的事。在她的努力下,廟畔村很少發(fā)生打架、斗毆、偷竊、搶劫的事情和集體上訪的事情,做到了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村風文明,民心穩(wěn)定。
為百姓謀利益,為群眾造福祉,這是劉世英作為一名村干部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村支書,她擔當起了致富領頭雁的重任,正攜手緊密團結村“兩委”領導班子,帶領全村老百姓奔向更富裕的小康社會。(來源:和諧中國網(wǎng)hxzg.net,全國婦聯(lián)宣傳部推薦)